top of page

3個讓你直覺更敏銳的習慣


“擁有反應快、 分析力强的大腦固然值得高興,但到最後,胃部才是人體最聰明的器官。” - Shelly Levitt

一個簡短,卻窩心的故事

誰說一家銀行及其客戶不能激勵人心?銀行不再被認為是值得信賴的機構,是有很好的理由(參考2009年的衰退)。 漢考克銀行(Hancock bank)雖然不像大通或富國銀行那樣大,卻成就了一個更好的故事。他們在絕望的情況下為絕望的人所做的事,這是大愛。

卡特里娜颶風(Hurricane Katrina)是美國歷史上最破壞性和最致命的自然災害之一,它在密西西比州的格爾波特(Gulfport)的破壞特別嚴重。當時他們遇到最頭痛的問題之一,就是缺電。缺電影響了大部分社會基礎設施,包括銀行的運作。

災民無法提取現金應付生活所需。漢考克銀行的管理層為此作出了一個大膽決定。

銀行的營業代表在市內設位了幾個點,只要他們願意在紙上寫下他們的名字,地址和社會保障號碼(類似身份證號碼),便給每位災民提供200美元短期貸款。共動用了4000多萬美元。償還債務的百分比:99.5%。

沒有抵押品,沒有申請手續,沒有信用檢查。只有信任,可以被描述為“直覺”的美德。

直覺的力量(和科學)

美樂迪•威爾丁(Melody Wilding),註冊治療師和亨特學院的人類行為教授表示:“相信你的直覺等於相信你所有潛意識體驗的總和。”

對於一些人來說,“以直覺而行事”的概念是站於理性的對立面。然而,這是一個嚴重的誤解。以直覺而行事其實是種反射行為。重申,這是反射的行為,不是衝動的行為。

加里·克萊因博士,亦是“推動力的來源:人們如何做出決定”的作者,將直覺定義為:“我們把過往經驗轉化為判斷和行動的方式。

Wilding解釋說:“你應該創造聆聽自己直覺的空間。” 那麼,我們應該如何加強我們與直覺的聯繫?通過融入三種生活習慣: